《山海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其神秘魅力令人着迷。这本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作者已无法考证。它内容丰富,涵盖了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诸多方面,堪称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书中记载的神话故事十分集中,情节完善。例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文化状态。同时,《山海经》中还有大量关于山川的记载和描述,且很多山川都有人或者动物的形体特征,如龙首鸟、人面马身等,这其中蕴含着早期人类的图腾崇拜。
此外,《山海经》对地理知识的记载也非常广泛。有学者研究发现,书中描述的一些山脉与美洲的山脉完全吻合。美国学者莫兹女士按照《山海经・东山经》中记载的路线,找到了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和海岸山脉。这一发现让人们不禁思考,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完成这样的壮举的呢?难道五千年前的人类文明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山海经》的神秘魅力还在于它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作者是谁?书中描述的珍禽异兽是否真的存在过?昆仑山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至今仍有待考证。但正是这些未解之谜,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和研究,让《山海经》的魅力历久弥新。
二、三皇五帝传说与山海经
(一)三皇的多样说法
关于三皇,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帝王世纪》记载三皇分别为伏羲、神农、黄帝。伏羲创造了八卦、文字,制定了婚丧嫁娶的礼仪,还教会人们捕鱼采集的技术;神农人身牛首,发明医药、教民耕种、创立市集;黄帝是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其设庙祭陵,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血亲祖先。《通鉴外纪》记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共工。共工形象凶恶,人面蛇身而红发,性情愚蠢而凶暴,是黄帝系部族长期的对手。
三皇时代的传承制度说法不一,有父子继承的接班制度,也有家族内的禅让制度。如从黄帝以后,继承人也都是黄帝一族轮流转,黄帝传位于孙子颛顼,颛顼又传位自己叔叔的儿子帝喾,帝喾又传位儿子,虽然帝喾儿子挚让位于帝喾四子尧,但这个禅让也是家族内的禅让。
(二)五帝的历史故事
五帝中的炎帝和黄帝在古代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亲尝百草发展医药,发明刀耕火种创造农具,还领导部落制造出陶器和炊具。后来,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即黄帝。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之后蚩尤作乱,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
《山海经》与古代历史有着紧密的关联。其中记载的神话故事和人物,如炎帝、黄帝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文化状态。同时,书中对山川的记载也可能与古代部落的发展和战争有关。例如,一些山脉可能是部落活动的区域,而珍禽异兽的记载可能与部落的图腾崇拜有关。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三、韩国学者观点引争议
(一)韩国学者的惊人论断
韩国著名学者鞠龙辉在研究《山海经》中,提出中国《山海经》是一部 8000—3500 年前远古时期的世界地图,是一部史前联合国环球地理杂志,中国是当时的领导中心国家,甚至曾经统一过全世界。韩国学者得出这一惊人论断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书中记载那时的地球是圆的,大陆是连成一片的,这一结论与现代人经过仪器测量得出的结论一致。其二,书中对美洲大陆的几条山脉有明确标注,且经过科考人员测量,发现与书中描述吻合。其三,书中记载太平洋中间曾经存在过文明,潜水考察证实水底下有过古文明遗迹,即姆大陆遗迹。
(二)读者的看法与讨论
韩国学者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一些读者认为韩国学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山海经》中确实存在许多神秘的记载,随着现代考古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内容被证实与现实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书中的描述具有如此高的准确性,那么在遥远的古代,中国的古人或许真的有着超乎想象的认知能力和探索范围,甚至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
然而,也有许多读者对韩国学者的观点持怀疑态度。首先,虽然《山海经》中有一些内容与现代的发现有相似之处,但这并不能确凿地证明中国在 8000 年前就统一了全世界。古代的地理认知和现代有着巨大的差异,书中的描述可能存在夸张和想象的成分。其次,对于姆大陆遗迹等说法,目前仍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实其存在。再者,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元的,不能仅凭一本古籍中的记载就做出如此大胆的推断。
总的来说,韩国学者的观点虽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关于《山海经》是否真的是世界地图以及中国是否在 8000 年前统一过全世界,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这也促使更多的人去深入研究《山海经》,探索古代文明的奥秘。
四、山海经与现代地图的吻合
(一)古地图复原的惊人发现
《山海经》除了各种奇异怪兽的记载,其中的古世界地理图在高清复原后,与现代世界有着惊人的吻合。从复原图中可以看出,山川地理的分布以及物种的位置与现代世界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例如,书中记载的山川距离现在虽已有几千年,但从地图上看,其位置和形态与现代的一些山脉有着相似的走向和特征。在物种分布方面,《山海经》中描述的一些奇特植物和动物,也能在现代世界的特定地区找到与之对应的物种。
有人认为,这种吻合并不奇怪,因为地壳变动是很缓慢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地理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仍能保留一些相似的特征。《山海经》作为一部古老的书籍,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神秘的神话故事,更在于它对古代地理和物种的详细记载,为我们研究古代世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地理描述的相似性
《山海经》中对东西南北中各山经的描述与现代世界各大洲地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南山经被认为与南美洲相对应,书中记载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代表性动物南美洲的鬃狼,嘴巴尖长类似狐狸,且背上有鬃毛,这是南美洲特有的兽类。《山海经》对其特征的记载十分写实,抓住了关键特点。
西山经与非洲西部吻合,“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 其代表性植物西非竹芋,果实为三角形肉质果,全熟时鲜红色,形态和质感像婴儿舌头,主要分布在塞拉利昂到扎伊尔的暖带雨林中。
北山经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蹏,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 埃塞俄比亚狮尾狒狒完全符合这些特征。它因尾端有一撮毛簇酷似狮尾得名,体毛长而厚密,尾巴似牛尾,肩膀有长毛,面颊凹陷呈 “8” 字型接近马脸,还是灵长类中的语言大师。
东山经对应澳洲,“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 {此虫} 鼠,见则其邑大旱。” 代表性动物鸸鹋,全身褐色羽毛类似鼠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因多在沙漠地带被《山海经》称为见则大旱。
中山经则是中国的武夷山,其中的豪鱼与武夷山特有的 “红眼将军鱼” 相对应。《山海经》从另一个方面记录和反映了华夏先人探索世界的路径,其与现代世界地理的相似性,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和人类探索历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山海经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一)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
《山海经》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如勇敢探索未知的精神,书中记载的古人对世界的探索,反映出先民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品质。在历史传统方面,它记录了古代的社会风貌、部落战争、文化起源等,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从文化内涵来看,《山海经》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自然地理知识、民俗风情等,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思想观和心理观。它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历史和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元素,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
例如,书中的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对山川地理的记载,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探索精神。这些精神和内涵,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图制作的奥秘
《山海经》中的地图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大的意义。首先,其强烈的文学意味和想象力令人惊叹。在描述山水情形时,作者加入了龙、麒麟、凤凰等超自然生物形象,这不仅突显了古代人民的想象力和审美,也为后来的艺术和文学作品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启示。比如,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神话生物的形象,这些形象的源头很多都可以追溯到《山海经》。
其次,地图传承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志怪文化。《山海经》记述了古代的物理地理知识以及各种传说和神话,成为研究古代地理和历史的重要资料。例如,《大荒南经》中描述的南方地区长年多雨、荒凉的景象,内容繁多、形象鲜明。
最后,地图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探索。各种天文和地理知识在《山海经》的地图中得到了较为准确的记录,如《海内北经》中记载的繁星指南针、极星照度的测算方法。这表明古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努力理解和把握自然规律。这些知识和技术对于古代中国的地理和天文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山海经》中的地图不仅是古代地理知识的珍贵记录,更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六、山海经记载的疆域范围
(一)疆域大小的争议
《山海经》记载的疆域范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其涉及范围与大禹九州之界高度重合,甚至超出了古代华夏的范围,拓展到了整个亚洲。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一方面,《山海经》中的山经范围被认为比海经更大,但具体的疆域范围难以确定。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古代人们对地域范围的认识是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增长的。例如战国时期孟子曾说:“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 这表明当时人们对地域范围的认识相对有限。
从实际可能的范围来看,《山海经》的疆域范围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例如,日本学者古田武彦先生指出周代采用的是 “短里”,每里约 76 - 77 米。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山经》中记载的天地东西长度为 28000×77 = 2156000 米 = 2156 公里,从古人所说的疆域最东边 “东渐于海”(即到达东海,古人把渤海称为 “北海”,“东海” 就是山东半岛东部的黄海)往西,大概到今天的青海省的东部一带。而南北长度为 26000×77 = 2002000 米 = 2002 公里,大概从内蒙古到湖南、江西那么远,这也是战国时代人们能够认识到的疆域范围。
(二)东西南北极的确定
在《山海经》中,通过日月出入之山确定了东极、西极、南极和北极,构建起了一个原始的坐标体系。《大荒东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 这里明确指出鞠陵于天为东极,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大荒西经》中提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 表明日月山是西极,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
《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 确定了北方的 “北极天樻”。而关于南极,《大荒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有人理解为南极的果子,北方生长不了,这种果子可以去痓,即有去痓的效果。虽然关于南极的描述相对模糊,但可以看出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确定了四方的极点。
东方的 “鞠陵于天” 和西方的 “吴姖天门” 构成了东西方向的基线,即地理中纬线的最初形态。北方的 “北极天樻” 与南方的 “去痓” 构成了南北方向的基线,类似于今天地理学里经线的最初形态。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为我们研究古代地理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七、古人如何绘制山海经地图
(一)古代地图绘制方法
在古代,没有现代的科技手段,古人却凭借着智慧和毅力绘制出了较为精准的地图。其中,记里鼓车和计里画方是两种重要的方法。
记里鼓车最早出现在汉代,又叫大章车。这种车分上下两层,每层有一个木人,车行一里,下层木人击鼓一次,车行十里,上层木人敲一下铃。驾车人只要记录鼓声和铃声次数便可以计算出马车行过的距离。古人便是驾着这样的马车驶入未知的区域,凭借简单的定向设备确定位置,再将用肉眼观测到的地理信息记录下来,绘制到图上。
计里画方是中国古代地图学的一种传统定量制图方法。通过在地图上绘制方格坐标网来控制地图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离,以达到缩小尺寸的正确比例。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类似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绘图者根据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西晋地官(专管国家的户籍、土地、税收和地图的官员),后官至宰相的裴秀将古代地图绘制方法总结为六项制图原则,也就是有名的 “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分率就是比例尺,即确定面积和长宽的比例;准望就是方位,即校正地图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道里就是距离,即道路的里程;高下、方邪、迂直指的大体就是比较和校正不同地形所引起的距离偏差。裴秀的制图六体为后世的地图测绘者所沿袭,在 16 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制图理论之前,一直是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制图传统。
(二)山海经位置图的绘制过程
作者绘制《山海经》位置图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开始,作者用了一个取巧的办法,就是把《山海经》中的山名按照书中的组合和排列顺序,在纸上逐一列出来。但写了几个山系后,作者发现这个办法不行。因为山经中还记录着相邻两座山之间的距离,而不同的山之间距离是不一样的。而且以假设每一山系的第一座山在同一经度或同一纬度为前提,实际上哪有两座山是东西或南北在一条直线上的?另外,不同的山系走向是不同的,把山名列在几条平行的直线上,根本不可能看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随着《三皇五帝》写作的推进,掌握《山海经》中山川的位置对作者变得越来越重要。作者开始在网上搜索《山海经》山川的现代地理位置记录,对于在不同版本中注解不一致的山川,通过自己比对和上网查询的方式,选择更贴近原著的那一个。至于自己也接受不了的注解,如果从网上也查不到更让我信服的记录,就只好放弃了。就这样,作者找到了《山海经》中山经的绝大部分山川的现代地理位置记录。
在寻找《山海经》中山川现代地理位置的记录的同时,作者就开始在地图上标注已经找到的地理位置。而要想把《山海经》中所有的山都标注在地图上,所用的地图至少要精确到县级位置,且图纸的面积必须足够大,否则就不能把每座山的地理位置都标注出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