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画中游,鸟在天上飞”——这或许是对广东惠州潼湖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潼湖湿地公园”)如仙境般美丽风光的最好诠释。6月20日清晨,记者与潼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工作人员一同乘坐巡护船,寻觅拍摄被誉为“世界上最美水鸟”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紫水鸡。
镜头下,紫水鸡从岸边的芦苇丛飞向位于平塘湖中心的鸟类栖息地。振翅之间,紫蓝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出金属般的光泽。“太幸运了,算上你们这一次拍到的,今年是目前为止第二次拍到紫水鸡了。”潼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继2021年11月惠州首次发现紫水鸡后,今年上半年在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中,镜头也曾拍摄到紫水鸡的“美姿”。让人感到激动的是,此次监测到的紫水鸡数量相比2021年有明显增加,目前确认的湿地种群数量就有11只,不完全预估整个种群约有15-20只。
除了紫水鸡,记者还发现有白腰文鸟、黄腹山鹪莺、苍鹭、白鹭、褐翅鸦鹃、黑水鸡等珍稀鸟类。深处其中,天蓝、地绿、水清、鸟飞,万物生机勃勃、向美而生,共同绘就了潼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之美。
潼湖湿地处于国际鸟类迁徙“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上的中间位置,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拥有完整的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高。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科263属364种、脊椎动物25目70科172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黄胸鹀、彩鹮),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虎纹蛙、普通鵟、黑翅鸢、褐翅鸦鹃、小鸦鹃、紫水鸡、黑耳鸢、鹌鹑、黑鸢、白尾鹞、红隼),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4种。
2017年12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必要合理利用设施。试点以来,仲恺高新区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多方参与、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聚焦抢救性保护恢复潼湖湿地生态系统这一核心,建立完备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体系,攻坚潼湖流域水体整治,全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试点工作。
五年的试点建设,抢救性保护恢复潼湖湿地及其周边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取得显著成效——潼湖湿地的原真性和各项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候鸟迁徙路线的栖息地环境得到有力保障,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相比试点前,潼湖湿地公园内维管束植物增加8科23属47种、脊椎动物增加5目15科5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6种。打造了一个集湿地生态保护与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为惠州及仲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支撑。
来源:惠州头条app
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陈丹芝 黄君榆
图片:王建桥 通讯员邢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