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娘鱼学名小鳞鱵,为颌针鱼目鱵科鱼类,喜栖于浅海及河口,有时进入淡水。《山东省志·水产志》有如下描述,“小鳞鱵……主要分布在海州湾、石岛沿岸、烟威近海、莱州湾以东以及滦河口一带,尤以黄县(今龙口)屺㟂岛和桑岛近海为密集中心。”针娘鱼身体细长,略呈圆柱状,体长20厘米左右,体重一般不超过100克,体背暗绿色,中央有一条黑线,体侧有一根灰色纵带。上颌短小,呈三角形的片状,下颌延长呈一扁平针状喙,故英文中称其为“半喙”—— 鱵科的特点就是只有下颌是延长的。道光二十五年(1845)《招远县续志》称其为“秃咀鱼”,因其“似针梁而上喙独短,故以秃名”,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特点。

其下颌如针,这也是黄县人称之为“针娘鱼”的由来,“针娘”就是“绣娘”,指的是以刺绣为营生的妇女。这是一个十分富有诗意的名字,让人联想到飞舞的长针和曼妙的身材,还有安静和温婉。

针娘鱼的颌型是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它的食物是海水上层的浮游生物,针状下喙在游动时会产生导向水流,三角状的上颌频频开合,将浮游生物吞进肚里。因为针娘鱼的身形纤细,而且肌肉色泽几乎透明,且又生活在海水的中上层,阳光会很容易透过肌肉组织照射进来,体内没有完全消化的浮游植物及其碎片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一些物质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针娘鱼在其腹部进化出乌黑的腹膜,就像遮光窗帘一样阻挡阳光的进入。在食用的时候,这层黑膜是一定要清除掉的,不然腥味会很大。

针娘鱼是洄游鱼类,每年五月上旬进入渤海,大部分在莱州湾以东栖息,是渤海湾重要的食浮游生物鱼类。历史上,针娘鱼只是沿岸钓钩捕捞,以针娘船放风钩为主,产量甚微。1966年,黄县渔民在屺㟂岛附近水域以小围网捕捞鱼群首获成功,但因为资源量少、渔场狭窄、渔期短而渔获量较低,一般年产不超过百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资源数量明显增加,掖县、蓬莱浮拖网捕捞针娘鱼试验成功,最高年产量可达五六千吨。黄县海域八十年代最高年产700多吨,但进入九十年代产量迅速下滑,现在每年的捕获量往多了说也不过十吨八吨的。在针娘鱼的产卵期,浮拖网对鱼卵具有严重破坏作用,鱼卵甚至能将网眼“塓(mì)”死,若不采取措施,则针娘鱼资源的补充必将受到影响。而针娘鱼的消失或许正是渤海湾频发赤潮的原因之一吧。

老黄县人对针娘鱼看得很重,每年开春在吃完开冰梭儿和青鳞儿之后,胃口就被吊起来了,翘首期盼刺槐花盛开、针娘鱼上市的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骑着车子驮着偏篓的鱼贩子穿行在大街小巷间,吆喝叫卖刚打上来的针娘鱼,街上到处是掇着盆子买鱼尝鲜的人。新鲜的针娘鱼去头劐肚洗净,由上往下,两手拇指交替捏揉脊骨,捏到尾部,把脊骨一提,所有刺就都出来了。海边人家喜欢薄薄地片了做杀生吃;以油煎食,味道尤佳;剁碎了汆丸儿,鲜嫩爽滑;兑上点韭菜包馄饨,那鲜美的滋味远不是鲅鱼馅儿所能比拟的。过去没有保鲜措施,吃不完的针娘鱼就要晒成鱼米。与其他鱼相比,针娘鱼脂肪较少,晒出的鱼米存放时间长,不会“喀喇”。针娘鱼大喷儿的时候,苍蝇还不多,日照充足,是晒制鱼米的绝佳时机。将鱼洗好,撒上盐上锅蒸,蒸好后提着尾巴一得擞,把散开的鱼肉摊到箅子盖儿上晾晒,晒干的鱼米鲜中带咸,艮艮揪揪,做爆锅面、开卤或晃鼓儿汤时,抓把鱼米扔进去,家常的饭食立马提档升级。喝酒的时候也可以抓把鱼米佐酒,最有渔家风味。

针娘鱼还有一个名字叫马步鱼,这个名称老黄县话里没有,应该是从东边传过来的,因为西面的青岛人也称针娘鱼。

最早是供应马步鱼干的商贩叫起来的吧,后来随着烧烤的兴盛,马步鱼这个名字才逐渐为人所熟知。但至于为什么叫马步鱼,没人能说得清楚。黄县人采取了折中主义,买鲜鱼时,称之为针娘鱼,吃烧烤时,则称之为马步鱼。

5月31日,伏季休渔的前一天,我到码头上去,想买点休渔前最后一茬海鲜。看到有个渔妇,鱼筐里有十几条粉笔长短的小鱼,有点像船钉儿但又不是,我问这是什么鱼,答曰是针娘鱼。我说针娘鱼怎么没有长嘴呢?答曰太小,还没来得及长出来。我说这么小的鱼打上来干吗,怪可惜的,渔妇抢白道:“它自己愿意上来,关我什么事儿?又不是我下水摸上来的。”我默然无以应。又能说些什么呢?两千多年前的孟子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不用网眼细密的渔网打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两千多年前的《淮南子》也载有“鱼不长尺不得取”的话。渔妇的这一番话,让我恍然有时空倒置之感。

回来之后查阅资料,针娘鱼“仔鱼期下颌甚短,到了稚鱼时则迅速增长”,渔妇这点说的是对的。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