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人冒着烈日爬上了一座不知名的山,在一个山岔里看见了一个没有人管理的破庙,就急匆匆地赶过去,想到那里去躲躲,到了庙前发现庙的门口杂草丛生,破损的墙角有几只蛛蛛正在忙忙碌碌地编织着那一份赖以生存的蜘蛛网,这破庙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但是根据墙上那粗壮的络石藤,我估计这破庙已经有好几百年了。看见了那墙上的络石藤,我就起了一个民间的传说;那是在万历年间,曾经有一个书生,每年的上京路上赶考的人群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已经考了很多次,但都没有考上,虽然已年逾五十,但是他仍然不肯放弃。有一次,他在去京城的考试途中。住进了一家旅店。不料,天气突变,书生的风湿犯了。双腿疼痛,活动不便,这可如何是好,他知道这样下去必定会影响到考试,一介穷书生,偏偏在这个时候生了病,考虑到身上的银两不多,他不敢轻易地化钱买药,正在他坐立不安,非常焦急的时候,一阵狂风袭来,打开了窗户,他急急忙忙冲了过去,准备关窗户,这时候他向外望去,发现了在不远处的石头上,缠绕着一些草藤,像是石头的“经络”。饱读诗书的他突然想起了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取类比象之说。他灵机一动,心想,我身上的痛可能是经络不通,如果按照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个道理解释的话,也许这些草藤或许能疏通我身体上经络,如果经络通了,我的病就会好了。于是,他就弄了些草藤煎服,服了以后就感到浑身轻松,疼痛减轻,因为到京城还需要走半个月的路程,他就将这些草藤带了一些,准备在路上服用。没想到,服用了这些草藤煎汤后,书生的腿就没有以前那么疼了,服用了半个月后,只有一点点疼了,根本不会影响考试。这一次,书生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在他衣锦还乡时,刚好又经过这个旅店,看到了曾经治好自己风湿的草藤,但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他见草藤喜欢缠绕在石头上,于是就叫它“络石藤”。书生不仅为草藤起了名字,还将它具有治疗风湿的功效告知家乡父老,造福一方。此后,妇孺皆知络石藤可用于治疗风湿。

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别名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红对叶肾、白花藤,络石藤-原植物别名: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略石、领石、石龙藤、耐冬、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过墙风、爬山虎、石邦藤、骑墙虎、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万字金银、石气柑性种子线形而扁,褐色,顶端具种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络石藤-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及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cm,宽0。7~3。5cm;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唐·《新修本草》载:“此物生阴湿处,冬夏常青,实黑而圆,其茎蔓延绕树石侧,若在石间者,叶细厚而圆短,绕树生者,叶大而薄,人家亦种之,俗名耐冬,山南人谓之石血,……《别录》谓之石龙藤”。其后《本草拾遗》中称“络石……在石者良,在木者随木有功,生山之阴,与薜荔相似,更有木莲、石血、地锦等十余种藤,并是其类,……若呼石血为络石,殊误尔。石血叶尖,一头赤,络石叶圆,正青。”《图经本草》述"络石……叶圆如细橘,正青,冬青不凋。气微,味微苦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6~12克。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民间便方;1,治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50克,牛膝根25克。水煎服,白酒引。

2,治肺结核:络石藤50克,地菍50克,猪肺200克。同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3,治吐血:络石藤叶50克,雪见草、乌韭各25克。水煎服。

4,治肿疡毒气凝聚作痛:络石藤一两(洗净晒干),皂角刺50克(锉,新瓦上炒黄),瓜蒌大者一个(杵,炒,用仁),甘草节2.5克,没药、明乳香各15克(另研)。上每服50克,水酒各半煎。溃后慎之。

5,治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100克。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盏,去滓,细细吃。

6,治外伤出血:络石藤适量。晒干研末。撒敷,外加包扎

7,治筋骨痛:络石藤30至60克。浸酒服。

谢谢喜欢《认识是宝》的朋友,收藏,转发,关注,加粉。共同进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