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里白粉病是治理过程比较棘手的一种植物病,又被称白粉病、白背病。主要分散于全国各地的桑植园区。桑里白粉病主要在枝叶下端较为硬的部分或是在老叶背面较为常见,在新生出来的嫩叶上比较少见。在发病刚开始桑叶上出现白色的细小的霉斑,这时候数量比较少,等到时间长了霉斑开始扩散,逐渐侵染叶子的各个部位,如果不治疗,到最后霉斑就会连成一片,布满整个叶子背面。霉斑的位置初期为黄色的褐斑,之后颜色逐渐加深,并能看出黄色的小颗粒,最终演变成黑色的小颗粒物,这是极为严重的。下面来介绍一下桑里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1、首先分析桑里白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桑里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秋季温度适宜时,在温度20摄氏度到24摄氏度,湿度70%到80%条件下,条件适宜,病菌繁殖快,扩散速度也快。此病在枝条中下部的部分与老叶背面叶片发病较为严重,近年来这种病比较常见。
在每年的夏末秋初即5—7月,叶背开始出现白色细小的霉斑。它是传染源,是本病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随风飞散,随雨传播,把病菌传染给好叶,逐步蔓延到整个园区。分生孢子经过一段时间会发芽长成菌丝,直到菌丝再产生出多个分生孢子的时间很短,仅为10到15天,成熟的分生孢子经过2小时就可以发芽,然后长成菌丝,菌丝在25摄氏度条件下经72小时又产生分生孢子,一批分生孢子生命结束后,隔3—5小时又形成一批,以如此快的速度传染,到九月前后就会危害到整个桑园。
桑里白粉病通常以闭囊果的形式黏附在桑树枝叶下端,也可以埋藏在落叶里面去度过冬天,到第二年温度适宜时,即秋天,会散出子囊孢子,随风雨扩散传播,落到新的桑叶上开始新一轮的侵染,后不断地生出分生孢子传染更大的区域,到晚秋再次变成闭囊果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病菌生命力极强,在湿度很低非常干燥的情况下或是湿度很高的极端情况下,只要温度条件适宜,也可以大量繁殖,迅速扩散。桑树比较密集,通风性和透光性比较差,干燥的环境中发病率高,枝条中下部老叶比枝条上部嫩叶容易被感染,温度比较低的地方比如山区比常温下的平地更容易发病,水位比较低的土地,钾肥施的比较少的地方发病率较为严重。
2、桑里白粉病主要是通过传染来蔓延的,那么接下来说说桑里白粉病的主要危害:
该病主要分布于全国各地蚕区。被侵害桑叶的营养成分被病菌大量消耗,从而使桑叶品质降低,促使桑叶过早硬化。用这种桑叶饲蚕,由于病叶营养价值不高,好叶的数量又少,且蚕食数量减少,以致供不应需,蚕体虚弱,易诱发蚕病,产茧量、茧层量,虫蛹统一生命率均降低。桑里白粉病除危害桑树外,还危害梨、柿、栗、臭椿、构树等,危害范围广,以至受灾面积大,处理比较困难。从而导致的经济效益损失比较大。
为了让桑植更好的繁茂生长,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桑里白粉病的防治办法和治理措施:
①施肥方法要正确,这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选好时间,在夏季剪掉桑树的枝条后,选择晴天去施足够的夏肥,可以及时的防止干旱,秋季施肥时间要尽量早点,适量的施钾肥,这样有助于延迟桑叶变硬。
②在采摘秋叶时要谨慎,把病叶都摘掉,防止感染其他好叶,除此之外,可以改变物理环境,比如种植密度不要太大,助于通风透光,减少发病的概率。
③在发病初期要喷洒合适的药去治理,这里我们可以选择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治,最好可以喷洒两次,中间要隔十天。
④我们也可以选择优良品种的桑树,在抗硬化方面效果好,硬化时间比较迟的树种,比如:湖桑7号、湖桑38号、弯条桑、花桑、梨叶大桑、新疆白桑等。
⑤定时打理桑园,在秋冬季的时候病菌有可能落在落叶上,我们需要及时清理掉落叶,这些可以用来配置肥料,提供一个合理的环境。
⑦在冬天时老叶上会残留一些细菌,我们需要用药物防治,用4°~5°的波美石硫合剂或500倍液的50%硫磺胶悬剂喷树干、枝条,发病初期可以适量喷点,隔15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两次,可以有效的防止桑里白粉病扩散传播。
为了让桑叶的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我们需要高效的桑植管理工作,桑树是蚕桑产业的重要前提,我们要着重注意桑树的生长情况。桑树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病虫害现象,处理不得当会导致无法估量的后果,种植人员要根据相关情况来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对病虫害加以防治,才能保障桑树健康的成长,产量更多,秋蚕生产产量上升,效益更高。对桑里白粉病,我们最重要的注意前期防治措施,这样会让损失最大化减小,让桑植繁茂生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