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就要接近尾声了。在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升空,到现在已经在轨飞行超过6个月时间了,这么长时间内,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完成了一系列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和之前的几次飞行任务一样,神舟十七号飞船在返航的过程中,也会继续采用快速返回的技术。
按照计划,神舟十七号飞船会采用5圈的快速返回方案,在经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过程后降落到地面,整个返回着陆的工程大约需要50分钟。
快速返回有很多好处,飞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因为航天员在乘坐飞船从空间站返回地球时,他们需要穿着舱内航天服,坐在飞船返回舱内,而飞船返回舱内的空间又很有限,如果长时间在狭小的返回舱内,航天员会很不舒服,毕竟没法动弹。而现在采用快速返回的技术,航天员在返回舱内的时间就很短了,从空间站组合体撤离后,不需要很长时间就会回到地面。
东风着陆场准备就绪
在4月26日下午,东风着陆场进行了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的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在这次综合演练中,全面模拟了各方面设备以及工作的流程,包括空中搜救、地面处置以及测量、通信等。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了,就等神舟十七号的凯旋归来。
在4月28日,神舟十七号以及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了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东风着陆场的各个搜救分队和设备状态都良好,人员也已经准备就绪了,现在正在静待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返航。
自从神舟十二号飞船开始,我们就已经启用东风着陆场迎接神舟飞船的凯旋归来,在这方面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也已经成为常态化的事情了。虽然每次搜救任务看起来变化都不大,但是迎接飞船返航的过程比不上简简单单的重复着之前的操作。
因为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预料之中或者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当飞船返航时,可能会受到风力的影响偏离到预选着陆点比较远的地方,在着陆的时候,实际的着陆点附近可能会有其他一些大型的野生动物等情况。所以,为了有效应对返回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每次飞船返航前,着陆场都需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还需要做好各种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中国将首次在太空养鱼
现在神舟十七号飞船顺利返航了,中国空间站即将交给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神舟十八号飞船在4月25日晚上已经成功发射升空,这次飞行任务中,飞船内除了有航天员外,还有一个内部容量1.25升的“水族箱”,航天员们将会在中国空间站内首次开展太空养鱼工作。
按照计划,这次太空养鱼研究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鱼类有很多种,为什么要选择将斑马鱼运到外太空去展开相关的研究呢?虽然斑马鱼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空间科学研究以及应用领域却是受到了科学家的青睐。早在1976年,斑马鱼就去太空“旅游”了,当时前苏联的科学家将斑马鱼送上了礼炮5号空间站内。
作为一种曾经去太空旅行的鱼类,斑马鱼具备很多优点,例如斑马鱼的养殖很简单,发育也很迅速,性成熟周期也比较短,产卵量也比较大,转基因以及突变品系众多,除此之外,斑马鱼与我们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到87%。这次神舟十八号飞船已经将4条斑马鱼以及4克金鱼藻送上中国空间站,我国正式开启了首次太空养鱼。
在空间站内养鱼,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因为外太空环境处于失重的状态。金鱼藻在实验装置内通过照明系统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就可以给这些斑马鱼呼吸。
而这些斑马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可以供给这些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排泄物也可以作为这些金鱼藻的营养成分。从这里可以看得出,这个太空养鱼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二元生态系统。由于外太空环境失重,所以这些斑马鱼、金鱼藻在实验装置内会受到什么影响,还需要进行下一步深入的研究才能知道。
来源:微信公众号“璀璨科学”
编辑:星城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