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类属于禾本科Gramineae (Poaceae) 、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木本植物,全世界约1,500多种。中国是世界上竹类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栽培竹类最丰富的国家。据最新统计资料,全国共有竹类植物44753种,除去22种引进竹,约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物种数量居世界之首。此外,还有194个种下分类群(包括56个变种、134个变型、4个杂交种),同时还拥有数量众多的栽培品种未予统计。

中国竹类分布广阔,横跨大江南北,涵盖了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21个有竹子分布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区。中国竹类植物的实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和地域的多样性特点。

短枝黄金竹 Schizostachyum brachycladum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竹类专家温太辉就通过对竹类植物的维管束、地下茎、花序和形质稳定性的研究,从竹类进化、原始类型、分布中心三个方面对竹子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世界竹子起源的中心是在中国云南的中部和南部,随着其不断进化和扩展,现已遍布世界,分为泛北极竹区、古热带竹区、新热带竹区和澳洲竹区,其中北回归线以北的泛北极竹区是中国竹子的主体,其次是长江以南的古热带竹区。

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分类体系,中国的竹类起源涵盖了东亚植物区(III)和古热带植物区(IV)2个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IIID)、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IIIE)和马来西亚亚区(IVG)3个植物亚区,以及14个地区的32个亚地区,每个分区中,均含有属于该区域的特有或近特有标志性野生竹种,足以说明其起源的复杂和多样

圣音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竹类形态的多样性(包括竹子的地下茎、秆、叶、花、以及果实多样性),是进行竹子传统分类学研究的基础。正是这些具体竹子器官的明显差异化,才使人类有可能对不同种类的竹子加以识别、观察、记录和描述,并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工作,甚至直接影响后续的采集、运输、贮藏、加工和利用。比如:当竹子的地下茎类型不同时,其地面上生长的竹秆状态也会不同,人们可以据此区分散生竹、丛生竹或混生竹,以便分类保护、分类管理、分类造林、分类经营;当竹子的体量不同时,人们可以大致辨别它的形象、功能和作用,并因材施用、“量体裁衣”:大的可能用于建筑、制板、家具,中的可能用于编织、农具、造纸,小的可能用于制笔、做筷、做扫等;当竹子的色彩不同时,除了便于分类和观赏外,还容易引发人们的好奇感和拥有欲等等。

紫竹 Phyllostachys nigra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竹秆形态多样,有的秆身身形伟岸,气势磅礴,属于竹中巨人,如巨龙竹(歪脚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龙竹D. giganteus、麻竹D. latiflorus、西藏牡竹D. tibeticus、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

巨龙竹(歪脚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有的杆身挺拔俊秀,竹姿美丽,亭亭玉立,如泰竹Thyrsostachys siamensis、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少穗竹Oligostachyum sulcatum、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等;

泰竹 Thyrsostachys siamensi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唐竹 Sinobambusa tootsik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有的秆身舒展,丛型美丽,飘逸潇洒,属竹中美人,给人以妩媚、隽秀之感,如小香竹Chimonocalamus dumosus、扫把竹Fargesia fractiflexa、油竹F. angustissima、元江箭竹 F. yuanjiangensis、摆竹Indosasa acutiligulata等;

油竹 Fargesia angustissima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有的植株矮小,柔弱纤细、娇小玲珑,如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观音竹B. multiplex var. riviereorum、草丝竹Yushania andropogonoides、菲黄竹Sasa auricoma、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等;

菲黄竹 Sasa auricoma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翠竹 Pleioblastus pygmaeu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还有的或攀缘向上,或匍匐生长,如龙腾蛇舞,似藤非藤,似竹非竹,属竹中另类,如大吊竹Melocalamus scandens、小蓬竹Drepanostachyum luodianense、匍匐镰序竹D. stoloniforme等。

大吊竹 Melocalamus scanden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匍匐镰序竹 Drepanostachyum stoloniforme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秆的节和节间生长发育不正常,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部分节间呈强“之”字形曲折,有的节间呈不同程度膨大,有的节间具刺、特别隆起或肿起,还有的节间异变,呈鬼脸、龟甲、短缩、螺旋、扭曲或环状凸起等异样变形。这类竹秆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和工艺价值

“之”字节间:倭形竹 Indosasa shibataeoide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节间膨大:大佛肚竹 Bambusa vulgari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节间异变:龟甲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竹类植物的秆色丰富,常见有鲜红色、紫红色、紫黑色、黑色、金黄色、粉白色、绿间黄(绿色竹秆间有黄色纵条纹)、黄间绿(黄色竹秆间有绿色纵条纹)等色彩,有的绿色或黄色的竹秆上还分布有紫色、褐色等不规则的斑纹或斑点,使竹秆呈现奇特的花斑色,异彩纷呈。而竹类植物的竹叶形状颜色果实的形态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竹花的形态多样性是进行竹类植物分类的关键。

紫秆巨竹 Gigantochloa atroviolacea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粉单竹 Lingnania chungii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菲黄竹 Sasa auricoma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花叶唐竹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竹子自古就有“君子”之称,无数文人墨客都尽享其中,喻竹子有“四品”而深得人慕:

君子之德:竹正直耿介,高风亮节,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处事之风:竹远离尘世,青翠自持,淡泊名利,萧然洒脱。

淡雅之美:竹清心寡欲,静谧幽雅;在四君子中有梅傲而无梅冷,有兰幽而无兰愁,有菊质而无菊艳;挺雅俊秀,安然自若。

吉祥之意: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常以竹子图案装饰建筑、家具及生活用品,寄寓福、禄、寿、喜、财、发、顺等祝福美意,如用“竹报平安”寓意平安家信,用“竹苞松茂”寓意家族兴旺,用“势如破竹”寓意节节胜利等。

因此,竹的挺拔之姿、清幽之气、青碧之色、守节之骨、虚心之品、风雅之影、摇曳之声,常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创作的素材,给人带来了无比优美的空间想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粗穗龙竹 Dendrocalamus pachystachy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比如,竹境用于旅游开发,竹林用于生态建设,竹秆用作建筑、竹筏、竿具、农具、文具、乐器,竹材用于制作型材、地板、合成材、家具,竹枝用于制作竹篱、竹扫把,竹叶用于包粽子、做雨具,竹根(地下茎)用于雕刻、制作工艺品,竹液用于制作中药、饮料,竹笋直接食用等等,均属于人类对于竹子的直接利用。竹子还是国宝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据国家林业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当年竹产业的产值即达2,346亿元人民币。竹的直接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黄秆乌哺鸡竹 Phyllostachys vivax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竹和藤是两种极为重要的可再生非木质林产品,也是公认的扶贫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想资源。1997年11月7日,国际竹藤组织(INBAR)在北京成立,这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独立的非赢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唯一一家针对竹和藤这两种非木质林产品的国际发展机构。成立以来,国际竹藤组织以竹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为竹藤的战略性及适应性研究与开发、竹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和竹藤产业包容绿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7月15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被国际园艺学会命名与栽培品种登录委员会正式批准为“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权威”,这是继梅国际栽培品种登录权威于1998年、木犀属植物国际栽培品种登录权威于2004年获得批准之后,中国第3批获得批准的国际栽培品种登录权威。

紫玉 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 ‘Ziyu’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竹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竹林四季常绿、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属于理想的防护林,具有很好的截留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同时也能有效减弱和隔断噪声、降低风速、吸滞粉尘。大面积的竹林在旱季能形成大量雾滴,提高周围环境的水湿条件,起到降温、防暑、承截雨露、改善和调节周围的小气候等作用。此外,丰富多彩的竹林也为依附于该竹林环境而生存的种类繁多、大小各异的动物、植物、菌类、微生物等的空间占位、合理布局、有效流动和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竹类生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使得不同地带、不同环境所孕育出的不同竹林拥有了相对独特的品质、功能和价值。一个发育完整、结构合理、运行顺畅的竹类生态系统的形成,必然是竹类在不断进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紫斑孝顺竹 Bambusa multiplex ‘Zibanxiaoshunzhu’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竹类的植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历史遗产。野生竹类植物,由于其数量多、分布广、物种多样性丰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目标。如果自然界的竹类植物多样性遭遇损失和破坏,则竹林分布区的生态环境、生态质量都将受到严重威胁,可供人类选择和利用的竹类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将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各地赖以发展的目标竹种资源将不得不压缩范围和降低水准,竹林环境和竹林经济必将遭受重创。因此,对于自然界的竹类资源,只有积极、主动、认真地加强保护,才有利于维护人类的长远利益,才能确保适竹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记载,中国受威胁竹类共34种,其中极危(CR)3种,分别为纪如竹Hsuehochloa calcarea、赤竹Sasa longiligulata、光竹 Qiongzhuea luzhiensis ;濒危(EN)5种,分别为空心苦竹Pseudosasa aeria、墨脱方竹 Chimonobambusa metuoensis、小花方竹Chimonobambusa microfloscula、矮箬竹 Indocalamus pedalis、膜箨镰序竹Drepanostachyum membranaceum;易危(VU)26种,如芸香竹Bonia amplexicaulis、寒竹Chimonobambusa marmorea、小香竹 Chimonocalamus dumosus var. dumosus等。

小香竹 Chimonocalamus dumosus var. dumosus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目前,中国人工竹林虽然种类不多,但面积不小,且综合价值巨大发展势头迅猛。随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所驯化竹子一些作用的发掘,并根据自身需要对其目标功能进行不断强化,成为较之传统竹种更加有用、更具价值、更加令人喜爱的人工竹类,自然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引种、培育和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更便捷、更可持续地造福人类社会的目标。此次“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申请成功,对于推动中国优良栽培竹产品走向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花皮单竹 Lingnania cerosissima ‘Huapidanzhu’ 图片来源:中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中国的竹类植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宝库中的独特资源。不仅物种数量为世界之首,而且起源、生境、林型也多种多样,形态更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是,中国的竹类植物多样性是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蕴含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理应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保护。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造福人类社会、造福子孙万代的长远目标。(新闻来源:国野生植物微信公众号 编辑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