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桑树,这可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种较为常见的树木,虽然很少有人在院子里,或者是房子前面栽种桑树,可是农村的野外依然有很多野生的桑树。

别看现在桑树不怎么受人重视,可依然不可忽视它全身是宝的事实。而且如果你有商业头脑,不说卖其他的就是它的叶子也很值钱。

笔者有个朋友,他的孩子今年养了几条蚕,就曾为了这些蚕宝宝没少在网上购买桑叶。网购的桑叶因为保鲜和快递成本高,一次购买几斤就要数十块钱。我们还和他开玩笑,这哪里是养蚕啊,简直就是养了个“吞金兽”。

其实对于小孩子的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以前我们70后、80后养蚕,为了采摘桑叶,也是可以跑很远的路,并且还要爬树去采摘。

当然桑树的价值不只是这些,它的果实桑葚如今成为了稀罕水果,就连叶子也能当蔬菜吃,也能用来泡茶喝。另外在桑树上也有好些宝贝,其中有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它的稀有程度不输灵芝,自然价值也不菲,你们遇到过没有?

桑树上的“金耳朵”是什么?

因为以前种植桑树的人比较多,山里野生的桑树也多,估计有不少人就在桑树上见到过这种“金耳朵”,而它可不是平凡的寄生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桑黄。

桑黄在民间也叫桑上寄生、桑黄菇、桑臣、树鸡、胡孙眼、针层孔菌等,它是寄生在桑树上的一种锈革孔菌科桑黄属真菌。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灵芝的大名,它是民间四大“仙药”之一,而桑黄长得和灵芝有几分相似,如今它的稀有程度和灵芝也是差不多的,而且它也同样有着令人不可忽略的珍贵药用价值。

以前许多人见过这种东西,却不认识它,更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常把它当成了普通的寄生菌而忽视,或者是直接给破坏了。这个也不奇怪,毕竟在以前桑黄的名气不高,在民间对它的价值也不怎么重视。

笔者记得小时候在后山就有好几十棵野生的桑树,当时就曾在桑树上看到过这种“金耳朵”,出于好奇把它采摘回去了。大人们却都说这东西不是蘑菇,也不是木耳,吃不得,还吩咐我们要把它扔掉。

现在想想实在是有点可惜了啊,而后来村里发展种植橘子树、油茶树,这一片桑树就给砍掉了,现在多年都没有见到桑黄了。

其实桑黄作为一种真菌植物,它对生长的环境要求是比较苛刻的,一般只有合适的环境才会生长出来。目前它在国内的分布集中在华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野生的话主要是在一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面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是桑树上会有桑黄,在松树、杨树、柳树、黑桦树和白桦树等树木上也会生长,只是它们的价值不如桑树上的高而已。

“黄金”般的药用真菌

桑黄是一种可以入药的真菌,并且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实桑黄在我国入药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且还入药了。

这个在古代的第一本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曾记载:“桑耳,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山谷。”可见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用它入药了。

在后来的很多医学典籍也都有对桑黄的记载,比如著名的《本草纲目》中对于桑黄就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载:“桑上寄生 (桑耳) 。桑以下皆软耳之名,桑黄以下皆硬菰之名,,其功性则一也。”

另外在《本草图经》、《圣惠方》、《纂要奇方》、《卫生易简方》等等药方都有收录有关桑黄的使用方法和针对病症。而在近代以来,《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也有收录桑黄这种药材,并且还将桑黄详细地记录了成分、药理和复方。

但是近些年由于野生的桑黄越来越少了,一来是它本来对生长环境很苛刻,二来是桑树不如之前多了,而且环境也变化了,这就不利于桑黄的生长。当然了也和它的价格不断上涨,过度的采挖也有很大的关系。

这也导致桑黄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在市面上,即便是最便宜的桑黄,也能卖到五六百元一斤,如果是品质高的则要上千元一斤了,而且还是供不应求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近些年随着对桑黄研究的深入,人工培育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从野生桑黄中提取优质的菌种再把它栽培在桑树上,这样就能人工培育出桑黄,它的形状和灵芝相似,颜色是金黄色的,不过效果自然是不如野生的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也要注意,在市面上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假冒的桑黄,即是生长在杨树、或者柳树上的,长得和桑黄虽然很相似,但是形状就不那么有规则,颜色也不是金色的,而多数是灰黑色的,并且闻起来有异样的味道,当然了它的药用价值也要大打折扣,如果大家购买还是要谨慎。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看完了文章记得给点个赞,如果认为有价值也可以转发、分享。你们见到过野生的桑黄吗?以后在桑树上见到这种“金耳朵”,记得采摘回家,它的稀有程度和价值都是不输灵芝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