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晖/文


今天对《关雎》作个最后定论:该诗描写了一群男人(君子)围观采莲女劳动的场景,是现存最早的“采莲曲”。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对“淑女”做了解读。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


目前看,“菽”出现得很晚,《说文》收录了“尗”却没有“菽”。东汉后期开始陆续有人对“五谷”作注疏,并认为五谷之菽是指大豆(豆类),而相关的“叔”出现得最早(西周早期),其本义却与大豆毫无关系。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中释“叔”为“拾”。

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汝南收芋为叔”。

郭沫若先生也赞同“收芋说”:持戈以掘芋。

所以“菽”的“大豆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无论是段玉裁还是郭沫若都认为“掘芋为叔”,而芋是地下可食根茎,现在统一归于“薯”类作物。“薯”的古字应该就是“菽”,确切讲就是“叔”一一“叔”不仅仅“掘芋”,而且“掘一切可食之根茎”。

上古人类还没学会种植时就已经会“采摘”自然界中植物的可食部分:

采摘可食之叶/花/果(地上部分),产生了汉字“菜”。

采摘可食之根/茎(地下部分),产生了汉字“叔”。

结论:“尗”是表意“植物的地下部分(根茎等)”,“叔”是表意“采掘植物的地下部分",并由“地下部分”引申出“低、下”之意,导致“叔”则被广泛用于“伯仲叔季”中,只好另外造“菽”来表意“叔”的“采掘植物的地下部分”之本义。


植物的地下部分可食者除了块根、块茎,还有一种叫“花生”。尧时发现的瑞草“蓂荚”应该是野生落花生,距今2000多年的汉景帝时期已确定出现了花生。花生因结荚在地下而被称为“土豆”/“地豆”,“叔”不仅可掘芋等薯类作物,同样也可掘花生。因为花生属于豆类,所以“叔/菽”被有意或无意地扩展到所有豆类(大概率是误会)。先秦以前的“叔/菽”本义是指植物的地下可食部分,汉以后被误为大豆(豆类)。


“淑”,从“水”从“叔",表意的是“生长在水中的有根茎可食的植物”一一莲藕。“淑”的本义本是指采挖莲藕(水下淤土中可食部分),后来“淑”也代指采莲子,而“淑女”就是“采莲女”。因为古人认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所以本只是“采莲女”的“淑女”就变成了“善良贤德的女子”代名词。




《关雎》诗中除了反复四次出现“窈窕淑女”外,还反复三次出现“参差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荇Xing4菜,在今天对应的是一种浅水性植物,看似睡莲。

今之荇菜,可药用,可美化净化,可食用(多用作饲料)。


但是,古今同名不同物的事比比皆是,通常古名所指宽泛,今名所指细化。再者,先秦前后也有一次突变,(东)汉代出现大量对先秦典籍的注疏,可能出现讹误。


从诗经中“参差荇菜”来看,先秦的荇菜是“参差”的。参差者,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但是,今之荇菜其叶片都是漂覆于水面,毫无“参差”之感。

我再次大胆推测,诗经之“参差荇菜”是今之莲荷(专家讲莲与荷是有区别的,我在此不作细究,统一称为莲)。我们看下图,莲的“参差感”是不是很强烈?


从历代诗歌可以看出,在古代采莲是个工作,普遍是由女子承担,故诞生了“采莲女”,其工作主要在初秋到中秋时节采摘莲蓬、采集莲子。但也有一些女子是来游乐的,类似于今天的农家乐体验劳动,采莲子采花甚至采叶玩。


下面附上几首诗歌一起欣赏。

汉代的《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

武周时阎朝隐的《相和歌辞•采莲女》。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唐代诗仙李白的《采莲曲》。

唐代皇甫松的《采莲子》。


结论:诗经开篇之“关关雎鸠”,其实描写的是一群青春韶华的采莲女(淑女)在劳动,引来了一群雄性荷尔蒙飙升的大老爷们的驻足围观,心猿意马浮想联翩。《关雎》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采莲曲”。


这是今天闲扯。

(图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原创,转载请注明:渣渣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