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故事

[时珍曰] 案朱氏集验方云:中丞常子正苦痰饮,每食饱或阴晴节变率同,十日一发,头疼背寒,呕吐酸汁,即数日伏枕不食,服药罔效。宣和初为顺昌司禄,于太守蔡达道席上,得吴仙丹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饮食过多腹满,服五七十丸便已。少顷小便作茱萸气,酒饮皆随小水而去。前后痰药甚众,无及此者。用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熟水下五十丸。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 吴茱萸“发明”

中文释义

关于吴茱萸散寒止呕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常子正的官员,深受痰饮之疾的困扰。每当饮食过量或天气阴晴转变之际,这病症便会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十日一发,头痛欲裂,背部寒意袭人,呕吐出酸苦的汁液。此时的他,只能卧病在床,数日之间难以进食,各种药物都似乎对他的这个病症失去了效用。

然而,在宣和初年,常子正的命运似乎出现了转机。当时,他任职于顺昌司禄,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太守蔡达道家的宴席上,他得到了一个神奇的药方--吴仙丹。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照该方的指引服下丹药,结果奇迹般地,痰饮之症竟然再也没有发作。每当他因饮食过多而感觉腹胀不适时,只需服下五十至七十丸这个药,便能立刻感觉到轻松与舒适。每次服药后他还会发现自己的小便中带有一种独特的茱萸香气,就连饮下的酒也会随之排出体外。常子正深感这种丹药的神奇之处,他回忆起之前尝试过的种种药方,无一能与之相提并论。这个药物的制作是将吴茱萸先用开水冲泡七次,以除去其苦烈之性,再与茯苓等药材按照等份的比例研磨成粉末,再加炼蜜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日只需用温开水送服五十丸,便可得到这神奇的疗效。

吴茱萸得名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最早的名称是茱萸,后因其在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吴地(即今天的浙江、江苏、福建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为上乘而被称为“吴茱萸”。正如唐代陈藏器所言:“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 明代陈嘉漠在《本草蒙签》中也提到:“所产吴地独妙 ,故加吴字为名。”而明代倪朱漠在《本草汇言》中进一步阐述:“吴茱萸处处有之,江淮蜀汉尤多,闽中最胜。吴地者亦佳故名”。此外吴茱萸还有吴萸、石茱萸、淡茱萸、左力等别名。吴茱萸的分布广泛,覆盖了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区。在这些地方,它还拥有诸如辣子、臭辣子树(湖北、贵州)、气辣子(四川)、曲药子(湖北)、茶辣(广西)等地方性的别称。近代还有因产地不同而变种出现不少的商品,如“杜吴萸”,其主产区在浙江省缙云、丽水、永泰、昌化等一带;“常德吴萸”主产区在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北部各地,因产品历来云集于常德而得名;“川吴萸”的产区是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广西吴萸”的产区是广西与其邻接的贵州部分地区。

“遍插茱萸少一人”典故由来

吴茱萸作为驱瘟辟邪、逢凶化吉之物,在民间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汝南有一位叫桓景的人,在费长房门下学习道术。一天他对桓景说:“九月九日快到了,这一天你家将会遇到灾难。建议在这一天让家人各自制作红色的布囊装满茱萸并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处,饮下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避免。”到了九月初九这一天,桓景按照费长房的指示行动。全家人手臂上都系上了茱萸香囊,一起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在山上喝了菊花酒。次日当桓景和家人回到家中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家里的鸡、狗、牛、羊等家畜,竟然全部暴毙,无一幸免。费长房得知这一情况后,微笑着对桓景说:“这是好事,那些家畜的死亡,实际上是代替了你们家人的灾厄。从此以后,你们就平安无事了。”

这个故事流传出来后,人们纷纷效仿桓景的做法,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望远,饮酒作乐,佩戴茱萸香囊,以求消灾避祸,祈求平安。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讲的这个民俗,让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茱萸的大名。

药用历史

吴茱萸的药用历史源远流长,作为药物始载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载:“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

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载:“主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根白皮,杀蛲虫,疗白癣。”又增加了治疗喉痹、止泻、咳逆、食积不消和白癣等功效。

唐宋时期对吴茱萸的药用功效与主治的记载基本上是沿袭了前人观点,如《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等均是转载了《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的记载。

明《本草纲目》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开郁化滞。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李时珍还加以评论:“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清《本草备要》载:“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祛痰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厥阴头痛,阴毒腹痛,呕逆吞酸,痞满噎膈。食积泻痢,血痹阴疝,痔疾肠风,脚气水肿,口舌生疮,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对其应用进一步扩大了范围。

《中国药典》载:“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品种鉴别

商品吴茱萸目前分大花、中花、小花三个品种,以中花吴茱萸的市场销量为最大,其次是小花吴茱萸,而大花吴茱萸一般很少使用,因为大花吴茱萸的果实颗粒比较大,药性比中花、小花吴茱萸稍差,消费市场不太接受。

大花吴茱萸

来源植物为吴茱萸,其果实单个或数个聚集在一起,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约6mm左右。表面褐色,粗糙,有多个点状突起或凹下油室。顶端稍下凹呈五角星状,无裂隙。中央小部分有花柱残留物,基部有黄棕色花萼及短小果柄,有灰白色柔毛。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小枝叶2~3对,顶端叶间有明显红腺。根白色,折而易断,声音清脆。枝杆浅、深猪肝色、茄色,光滑。花点(皮孔)极稀疏,椭圆,叶特大而厚。枝尖芽极饱满,折之味凊淡,无香味。

中花吴茱萸

主要来源植物为吴苿萸,其果实单个或数个聚集在一起,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约4-5mm。表面褐色,粗糙,有多个点状突起或凹下油室。顶端稍下凹,可见五角星状裂隙(开裂大小表示果实成熟程度,以不开口为好)。中央有花柱残留物,基部有黄棕色花萼及短小果柄。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未成熟种子1~2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小枝叶3~4对。根橙黄色,折而不断。枝杆浅橙黄,光滑,花点(皮孔)稀疏、扁圆椭圆。枝尖芽折之香味极浓,刺鼻。

小花吴茱萸

植物来源于石虎或疏毛吴茱萸,与大花吴茱萸的主要区别为:果实较小,外表呈绿豆色,直径约2-3mm,略粗糙。顶端呈五角星状,无裂隙。宿萼较小,果柄较细,外表有稀少灰白色柔毛。气芳香浓郁,味辛辣,微苦。小枝叶3~4对,顶端叶间有明显红腺。根白色,折而即断,声音清脆。枝杆深灰色,粗糙,花点(皮孔)紧密、圆形,凹凸感很强。枝尖芽瘦尖,折之香味较淡。

吴茱萸与伪品鉴别

吴茱萸,作为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常用的药材,其在中药材市场上的流通与其他珍贵的中药材一样,也面临着伪品的困扰。通常以青椒、臭辣吴萸、少果吴茱萸、开花吴茱萸最为常见。

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青花椒的干燥果实。

鉴别:

多为2~3个上部离生的小蓇葖果,集生于小果梗上;蓇葖果球形,沿腹缝线开裂;外表面散有多数油点和细密的网状隆起皱纹;内表面类白色,光滑;气香,味微甜而辛。

臭辣吴萸

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吴萸的干燥果实,又称“臭辣子”。

鉴别:

呈星状扁球形;蓇葖果4-5个,上部离生;顶端呈梅花状深裂;分果片之间开裂至中部,但不达基部;内果皮常与果皮分离脱出,呈翼状;嗅之有令人不适感,味辛而麻。

少果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少果吴茱萸成熟或将近成熟的干燥果实。

鉴别:

多数开裂,分果瓣常为5瓣,辐射状排列;外果皮粗糙,具突起的腺点;内果皮淡黄色,光滑,由基部向上反卷与外部果皮分离;果梗上密被黄色毛绒;具香气,味辛、麻辣。

开花吴茱萸

来源吴茱萸已成熟的果实。

鉴别:

呈五角星状,表面呈暗黄绿色或紫红色,腺点明显突起,无网纹,分果腹缝线开裂,部分背缝线亦开裂,果皮反卷,种子脱落,分果开裂至近中部,其下部联合。

吴茱萸陈久者良

吴茱萸作为常用的温里药,临床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吴茱萸的毒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2020 版《中国药典》中记载:“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本草纲目》记载吴茱萸:“多食冲眼又脱发也”,“有小毒,动脾火,病目者忌之”等。吴茱萸在临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毒性。吴茱萸作为“六陈”之一,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出,“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而李东垣的“六陈歌”流传最广,“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

陈皮、枳壳、麻黄、吴茱萸之类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多有燥烈之性,刺激性强,服用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陈放后,其挥发油含量减少,可缓和辛温燥热之性而减少副作用。有实验研究表明吴茱萸通过92周的陈化发现,吴茱萸的质量没有明显下降,镇痛效果也未有变化,可以认为吴茱萸的功效基本没有改变。而其致肝毒性的成分之一挥发油的含量显著下降,使吴茱萸的毒性降低。由此可见陈化可以降低吴茱萸的毒性,并且不改变其功效。因此吴茱萸“陈久者良”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临床上吴茱萸优选陈货。

吴茱萸与山茱萸

吴茱萸和山茱萸虽然药名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中药材:

来源不同:

吴茱萸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而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性状不同:

吴茱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而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 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

山茱萸

性味归经不同:

吴茱萸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而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不同: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药用功效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配伍应用

胃寒呕吐,厥阴头痛,少阴吐利等:

配生姜,两药配伍,增强温胃降逆,散寒止呕的功效。

胃寒腹痛、呕吐、嘈杂吞酸等:

配干姜,两药配伍,增强温中散寒,降逆止痛的功效。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呕吐胸满或干呕,吐涎沫,头痛等:

配党参,具有疏肝健胃,和胃止呕的功效。

肝火犯胃之吞酸呕吐:

与黄连相伍,以黄连六份,佐一份吴茱萸,作丸服。

呕而腹满,或干呕吐涎沫,头痛脘痛,吞酸嘈杂,舌不红,无热象者:

配人参、大枣、生姜,如《伤寒论》吴茱萸汤。

脾肾阳虚,下焦寒湿,腹痛泄泻:

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配伍,如《证治准绳》之四神丸。

腹痛泄泻:

配伍黄连、白芍,如戊己丸。

妇女少腹冷痛、经行后期:

配伍桂枝、当归、川芎等应用。

脚气疼痛:

配舒肝活络的木瓜。

药膳食疗

吴茱萸作为“药食同源”品种,可制成煲汤料、药粥、药酒等多种食品。

汤料:

贵州作为吴茱萸的主要产地之一,常将吴茱萸果实添加到羊瘪火锅作为特色调味品,由于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且能温中散寒,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药粥:

吴茱萸粥温中散寒,补脾暖胃,原料:生姜2片,葱白2根,粳米50克,吴茱萸2克。做法:粳米洗净加水煮粥,吴茱萸研细末,等米熟后倒入锅里,加入葱白、生姜一起煮熟。

药酒:

吴茱萸还可配合黄连、枣刺、粮食等成分可共同制成药酒,具有杀菌、消炎、提高免疫力、补肾壮阳等功能,用以辅助幽门螺杆菌、急慢性胃肠炎、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治疗。

饮料:

吴茱萸与荷叶、肉蔻、枳椇子等原料合用可制成消食健胃保健饮料,发挥消食健胃、消暑降温、生津止渴的功效。

综合利用

吴茱萸资源除围绕药物及食品研发之外,在其他领域也有开发利用。

肥皂香皂

吴茱萸种子含较多芳香油,可用以制造成肥皂香皂。

外敷贴膏

吴茱萸打成粉末后用醋调好做成贴膏,敷足心的涌泉穴,可以治疗口疮。

防裂冻袜,药物鞋垫,健身鞋

吴茱萸可以治疗高血压,用它做成药物鞋垫,当人们行走时,突出的药包能够按摩足底,使得降压药物通过特定的穴位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调味料和香料

吴茱萸树叶中提取芳香油可以研制成调味料和香料,在国防和化工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成分

现代化学研究表明,吴茱萸主要含有生物碱、苦味素、挥发油和黄酮等成分,其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1.镇痛

体内实验表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可以通过缓解神经损伤,来缓解小鼠在分子模拟和电生理刺激下产生的机械性疼痛。

2.抗炎

研究表明,吴茱萸中的单体化合物奎宁酸、绿原酸及吴茱萸生物碱类成分、醇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吴茱萸醇提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显著降低小鼠体内炎症因子及足耳的肿胀程度。

3.保护胃肠道

吴茱萸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及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等方面,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等。研究表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与调节体内肠道菌群、改变肠上皮基因的表达、改变肠黏膜屏障功能密切相关。

4.抗肿瘤

吴茱萸具有广谱的肿瘤细胞毒性,对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吴茱萸碱抗肿瘤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内血管的生成有关。

5.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吴茱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治疗失眠、抗抑郁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体内外试验表明,小檗碱为吴茱萸治疗失眠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发挥镇静安神的功效。

6.保护心血管

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为吴茱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研究认为,高血压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吴茱萸次碱可通过抑制大鼠体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和抑制大鼠心肌炎症反应的发生,来改善高血压所致大鼠的心肌肥大;此外,吴茱萸次碱可具有降低心肌梗死时对心肌造成的损伤以及改善血管平滑肌钙化的作用。吴茱萸碱可通过抗炎、抗氧化途径和降低血脂的含量来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7.调节糖脂代谢

体内实验表明,吴茱萸碱通过调节机体内的脂联素水平及降低血脂含量的方式,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且可避免肝损伤;吴茱萸碱还可通过抑制胰岛细胞的减少,使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同时还可以保护胰腺发生病变。吴茱萸次碱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小鼠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及肾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聚集,从而有效避免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肾脏损伤。8.其他

吴茱萸还有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细胞及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可明显改变由博莱霉素所致大鼠的肺纤维化程度;可清除氧化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吴茱萸煎剂有抗菌作用,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吴茱萸水提取物和50%的甲醇提取物有防龋齿作用。吴茱萸煎剂有利尿作用,利尿成分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

民间验方

1.治疗虚寒胃疼

吴茱萸6克,生姜15克,人参12克,大枣5枚,用水煎服。

2.治疗寒湿郁结之湿脚气

槟榔7枚,陈皮30克,木瓜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紫苏9克为末,水煎服。

3.治疗脾肾虚寒所导致五更泄泻

补骨脂120克,吴茱萸120克,肉豆蔻60克,五味子60克,为丸。

4.治疗胃寒呕吐吞酸

吴茱萸,炮姜各9g,研粉,每次3g,冲服。

5.治疗湿疹

吴茱萸30g(炒),海螵蛸20g,硫黄6g,共研成细末备用。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者猪板油化开调涂患处,隔一天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6.治疗冷痢

吴茱萸6g,研成末,黄酒调,敷脐。

7.治疗心肾不交之不寐

吴茱萸9g,研成末,米醋调敷足心。

8.治疗痛经(寒凝血瘀型)

肉桂10g,吴茱萸20g,小茴香15g,共研成细末,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后用热水袋加温。

9.治疗脘腹冷痛

吴茱萸5g,干姜6g,木香,陈皮各9g,用水煎后服用;或用吴茱萸15g,研成末,醋调敷脐。

10.治疗脾肾虚冷,五更泻

吴茱萸5g,肉豆蔻6g,五味子,补骨脂各9g,用水煎后服用。

11.治疗溃疡性口腔炎

以吴茱萸粉加适量醋,调成糊状,置于清洁布上,分别包在双足涌泉穴及其周围,一天后取下。

12.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10g,醋少量。把吴茱萸用醋调制,贴脚涌泉穴处,每天调换1次。

使用注意

古代本草医籍记载

①《图经本草》:多食冲眼又脱发。

②《本草衍义》:肠虚人服之愈甚。

③《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④《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于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现代使用注意

①吴茱萸辛热燥裂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

②吴茱萸大量应用时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

③孕妇慎用。

④阴虚火旺者忌服。

作者介绍

钟碧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 主管中药师

梅全喜 主任中药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聘教授、药学部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会长。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钟碧莲 梅全喜